首页 > 理论 > 理响塞上 正文

自觉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8期 作者: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宁夏大学基地 发布时间: 2024-04-20 | 打印 | 字号:TT

截图20240420211706.png

  传承和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图为制陶师傅在宁夏大学博雅书院劳动教育实践教学中心陶艺教学实践基地制作黄河古瓷。 张筱/摄

截图20240420211653.png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指引的新方向。承担新的文化使命,是我们在新征程上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迈向强国时代的文化自觉。

  承担新的文化使命关键在于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在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时,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阐明“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释,明确“‘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是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方向、路径和遵循。

  深刻理解“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相互成就。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都蕴含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诠释,创造了人类文明优秀的文化成果,这为“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双向互动、双向互利的过程。一方面,“第二个结合”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发展自身的过程。

  深刻理解“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马克思主义,是道路发展的起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础,是道路发展的根基。“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深刻理解“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前进过程中焕发出的强烈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成果与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又一次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为新时代文化强国的道路、理论和制度打开了创新空间。我们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治国理政智慧,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发挥其对当代中国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理解“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坚实依托。“第二个结合”为我们提供了高度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巨大的文化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承担新的文化使命的目标在于推动文化繁荣

  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的前提在于文化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五千年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其精华凝结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的独特的民族气质,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本源,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文化标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必须追本溯源,传承和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讲好中国故事,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必须依靠文化发展。发展是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是通过实践不断掌握不同时代文化形态变化与更新的客观规律,提升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主动精神,践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种行为自觉。新时代新起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要围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要求,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实践、新问题相结合,用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总结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导向,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的、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文化。妥善处理好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传承,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拓展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夯实文化根基。

  承担新的文化使命的价值归旨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和追求,也指明了中华文明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承担新的文化使命,要坚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要求,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灿烂中华文化的传承,来源于科学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来源于现代理论体系的不断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在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将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秉持开放包容。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历史充分证明,只要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繁荣。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明晰自我、辨清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在创新中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时代脉搏,在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执笔人:范映渊 刘伯扬)

  责任编辑:何青芳


>>><<<
【作者】: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宁夏大学基地
【来源】:《共产党人》第8期